有些人,在心灵层面没有彻底理解“赚钱”这件事,常常困惑:如果我们是非物质的存在,应当超越欲望,不被其驱使去赚钱,那么我们究竟该用什么心态来赚钱呢?
尽管能理解吸引力法则的原理,但如何在不被欲望驱使的情况下去行动,一直是一个难题。搞清楚这两个问题,赚钱就是意见轻松而愉快的事。
1:钱对你意味着什么
在我们内心深处,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关于金钱的难题:当欲望减少时,赚钱的动力似乎也随之减弱。然而,生活中的现实又让我们不得不去赚钱,仿佛赚钱与行动力直接相关。许多人因此认为,只要努力就能赚到钱,不努力就得不到,但这只是表象。
事实上,行动力只是意愿的体现,它只能说明你愿意去赚钱,仅此而已。毕竟,行动力强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富翁——体力工作者就是一个例子。
有一种说法是,金钱代表爱。这种观点虽然不全错,但也不够全面。金钱本身是空性的,它没有固有的意义,每个人都为其赋予了不同的意义。其实,金钱代表你想从哪里获得爱,或者说,金钱可能是你试图获得爱的方式之一,但它绝不是唯一的方式。
一个人最初渴望从母亲那里获得爱,如果没有得到这种爱,内心就会产生匮乏感。成年后,这种对爱的匮乏感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,比如金钱、伴侣、事业、健康、学历等。看看你在生活中执着追求却总是不如意是什么,那往往就是你把爱投射到的对象。
有的人赚钱很容易,事业有成,但在其他方面却存在问题,比如健康或者感情。这表明他们将索爱放在了健康或情感上,而非金钱。如果你发现自己在金钱方面始终很困难,那意味着你想从母亲那里获得爱也很困难,或者这种爱是短暂的、不持续的。
试着把你对金钱的信念中的“钱”换成“妈妈”,看看是否有所启发。如果你健康状况不佳,把健康换成“妈妈”;如果婚姻不顺,把婚姻换成“妈妈的爱”。
比如,“我想保持健康很难”,换成“我想获得妈妈的爱很难”;“婚姻要满意太难了”,换成“要获得妈妈的爱太难了”。这样你就能更清晰地理解,为什么自己挣不到钱了。
如果你内心深处认为“钱是邪恶的”,试着将其替换成“妈妈是邪恶的”。不要害怕,这只是你的潜意识信念在作祟。刚开始你可能会感到震惊,但这没关系,慢慢来,这只是你发现自己内心的过程。
当你意识到这一层,你就能开始剥离对金钱的错误认知。看见即是疗愈,只有当你对妈妈的不满消失后,金钱才会变得空性,才会被你赋予你真正想要的价值。
2:剥离后,以什么角度来赚钱?
剥离之后,我们再来看如何以正确的角度去赚钱。
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价值观的泥潭,被恐惧所主宰:你不能躺平,你要对家庭负责,你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,等等。如果不能出于热爱去赚钱,背后往往是恐惧在驱使。
那么,如何才能出于爱去赚钱呢?
回到前面所提到的,当你修复了与母爱的关系,你便能从愿望的角度去赚钱。愿望与欲望不同,愿望的背后是爱与平安,而欲望的背后则是恐惧与担心。
如果你基于爱与平安去赚钱,你就不会感到失落或伤心,也不会患得患失。因为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,那是一份基于爱的工作,爱的事业。
因此,你需要分清楚,目标背后是愿望还是欲望在驱使。如果是欲望,那说明你与母爱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修复。直到你能从愿望的角度去行动,那时你就不再会担心钱是否会来,何时会来,你只会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这就是赚钱的心法。
赚钱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层面的追求,更是一个心灵层面的探索。只有当我们剥离了对金钱的错误认知,修复了内心深处的关系,才能真正实现心灵与物质的双重丰盛。